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 |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 of Technology and Art

展演活動:

汲地 地方藝術創作者聯展 

(2023/10/20-11/18)

作品:「遇見:東門市場」

創作學生:

藝術學院學士班

吳苡緁、邱英瑛、 黃壬煜 、詹登凱

 

照片出處:https://www.citilens.cc/pages/2023inthefield

偶遇中的偶由「人」與「禺」組成,人與一個地方的相遇,譜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故事,值得我們一再回味。在東門市場裡保存著許多「記憶物件」,這些物件在別人眼裡是平凡無奇的存在。然而,對在地居民而言,卻是他們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生活記憶,輕聲訴說著東門市場如何成為了現在的模樣。因此,我們建立一個如虛如實的空間,將東門市場中的回憶物件擺放於一個記憶倉庫中,遊走在空間裡,挖掘現在在東門市場看不見的那一面。同時,也想將作品以外地人的角度讓更多人看見我們與東門市場「偶遇」的美好。

2023第四屆科技藝術校園展

(2023/12/12-12/21)

《夢盒裡的 DreamBoxed》

本次系展【夢盒裡的】「夢盒」音同於「夢核(dreamcore)」,是一種新興藝術形式,其迷幻、詩意、奇異、超現實的風格,使人如同沉浸於夢境中……科技也如同「夢」一般,在懷念與希望之間加入了現實,打破了現有的邏輯,再重組成一套故事,熟悉也陌生;又如「盒」般,激發人們探索或質疑其中的未知與神秘。

此展覽一共展出13件作品,以動力裝置、虛擬影像、AI協作、程式運算音像等不同媒材,建構出一場又一場撲朔迷離的「夢」,表達關於土地、記憶、經歷等情感轉譯而成的不同見解與觀察。

第二屆清華⼤學藝術學院學⼠畢業展

(2023/05/06/-14)

「砸碎星期__之後 When __day is Broken 」

 

「砸碎星期_之後」是一個開放的空格,它可以是來看展覽的那一天,可以是難過的那一天,也可以是離開熟悉城市的那一天。「星期」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,看似每七天一個循環,但其實一直走在線性時間的單行道上。在不停歇的時間軸上,人的死亡本能將其拆分成七個一組,卻在生存本能上為了讓人的生活有目標跟規律的將52個週期組回成了一年。在這次的展覽中,我們希望觀眾把每一天都砸碎,然後再用自己的方式組回成一天。

本次展覽共計23位同學,13件作品,類型橫跨了涵蓋錄像、動力裝置、互動裝置、虛擬實境、推測設計等種類,提出對文化記憶的質疑、科技本質的詰問及社會系統的反動。值得一提的是,該展覽是唯一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-LAB空間策展的學生展覽,也是全國第一場與台灣最大線上展覽平台『ARTOGO帶你看展』達成策略合作的展覽,這群年輕藝術家,懷抱在科技和藝術上所學,企圖打破傳統框架,端正視聽,走正道,開創科技藝術的正典。

新竹燈節 新竹過好年

(2023/1/6 – 2/5)

作品:from here there

指導老師:蔡奇宏 講師

成員:林俊遑、林易萱、陳虹宇、游覺輔、程馨、黃紀虹、黃睿緯、鄭子芸、鄭凱睿、劉怡萱、賴玟霓、謝長穎

兔子在神秘的洞口之間穿梭,探索護城河的景色,觀察河邊的人們,靈活俐落的動作,輕盈又優雅地完成每一次跳動。躍身與落下,乘載了一年跌宕裡的笑與淚,穿越了河道,步步通往新年的企盼。

月津港燈節

(2023/1 /14 – 2/12)

作品:指點月津

指導老師:蔡奇宏 講師

成員:林俊遑、游覺輔、黃紀虹、黃睿緯、鄭子芸、劉怡萱、賴玟霓

人們對光的嚮往,造就了無數對月光的崇拜與傳說。然而,有光即有影。對月亮的憧憬與恐懼,細語如一條條充滿禁忌的警告流傳至今。

台灣燈節 光源台北 〈客家氣質。伶俐〉

(2023/2/5 – 2/19)

作品:共響的月光

指導老師:邱誌勇 教授

成員:林俊遑、游覺輔、黃紀虹、黃睿緯、鄭子芸、劉怡萱、賴玟霓

作品以夜合花造型聲筒所組成,彼此相連纏繞的線形塑出天空升起的月亮,模擬在異地的人們透過相同的月光,傳遞著思念的細語,內斂不張揚,並透過聲筒的接收,將話語將化成燈光傳遞給溫柔的月光。

該展區榮獲2023國際繆思創意大獎(MUSE Creative Awards)「文化活動」項目鉑金獎及「藝術活動」項目金獎兩大獎項